最近翻硬盘发现存了十几部游戏公司拍的剧,有些是纪录片有些是纯虚构,突然想给它们排个名。这篇游戏公司美剧排行榜纯粹是个人向的,可能和主流评价不太一样,但确实都是熬夜啃完的真实感受。排名标准很任性,制作水平占三成,游戏情怀占七成。

真正打动人的游戏题材剧集,往往能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。
那些年让我们又哭又笑的游戏公司剧集
1.育碧的《神话任务》确实把游戏开发那点事拍绝了,测试员在玻璃房边啃汉堡边骂策划的桥段,每个做过游戏的人都能会心一笑。第二季突然转向疫情隔离期远程办公的困境,让虚构故事有了真实世界的重量。
2.暴雪官方出的《魔兽世界》纪录片比想象中诚恳,开发组自嘲式地复盘了"你们都没手机吗"灾难现场。看到设计师们凌晨三点争论血精灵瞳孔颜色时,突然理解了那些离谱的版本更新是怎么诞生的。
3.网飞的《恶魔城》动画意外成为卡普空授权作品的标杆,把三十年前的像素游戏拓展成血肉丰满的黑暗史诗。虽然但丁他爸的配音听着像宿醉未醒,但打斗分镜完美复刻了游戏里的招牌动作。
被严重低估的冷门佳作
1.很少有人注意亚马逊那部《咖啡 talk》,用视觉小说方式还原独立游戏开发者的日常。主角原型明显是星露谷物语作者,剧中反复出现的"田游戏代码写崩了"噩梦,比任何恐怖片都让开发者头皮发麻。
2.SquareEnix赞助的《最终幻想14重生之境》纪录片应该改名叫《游戏史上最华丽的复活》,记录了这个MMORPG从全网群嘲到逆袭封神的全过程。吉田直树穿着痛T在会议室暴走的画面,比游戏里任何BOSS战都热血。
3.波兰蠢驴的《赛博朋克2077》幕后花絮里,最震撼的不是特效制作,而是开发者们集体观看差评时的沉默。有个程序员把"首发日退款"推特打印出来贴在显示器上,这种自虐式的工作动力令人窒息。
期待值拉满但差点意思的作品
1.拳头游戏的《Arcane》确实画面炸裂,但总觉得把金克丝改编得太文艺了。游戏里那个疯癫的火箭炮少女,在剧里变成了忧郁的文艺青年,让老玩家看着有点出戏。
2.索尼的《最后生还者》电视剧版问题在于太忠实原著,连镜头调度都和游戏一模一样。对于通关过七八次的玩家来说,就像用4K分辨率重温游戏过场动画。
3.微软的《光环》剧集犯了完全相反的错误,士官长谈恋爱的设定让老粉集体暴走。当看到主角摘下头盔用忧郁眼神看夕阳时,很多人的Xbox手柄都砸向了电视。
有些剧看完就忘,有些会让人想重玩对应的游戏。
最好的游戏改编作品不是复刻游戏内容,而是捕捉那些让玩家爱上这个游戏的核心体验。
我们可能永远等不到完美的游戏题材剧集,但每次看到新作都会忍不住期待。毕竟在游戏和影视的交叉地带,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