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游戏hifi耳机排行榜来得有点迟,但好东西不怕等。我们翻遍了市面上那些标榜"电竞专用"耳机,发现真正能让游戏原声带活过来的,往往是那群被音乐发烧友捧上神坛的hifi选手。
游戏耳机和音乐耳机的界限正在消失,好的声音从来不分场合 。

低频暴力组
1.索尼MDR-Z7M2把鼓点变成了实体拳头,玩射击游戏时枪械后坐力能从耳膜传到后槽牙。它的声场(声音空间感)宽阔得能听见三十米外换弹匣的金属摩擦声,代价是戴着它打一下午游戏,脖子会想念轻便的蓝牙耳机。
2.拜亚动力DT1990PRO像个严谨的德国军官,低频量感克制但层次分明。在《赛博朋克2077》里能清晰分辨出霓虹灯电流声和义体马达声的距离差,只是这副耳机对前端设备(播放设备)挑剔得像米其林评委。
3.飞利浦X3用羊毛耳罩造了个温柔乡,低频下潜深却不会震得脑仁疼。特别适合长时间玩开放世界游戏,当风吹过游戏里草原时,真的会有发丝拂过耳朵的错觉。
细节猎人区
1.铁三角AD2000X把女角色台词变成了耳边絮语,日系RPG里每个气声转折都带着体温。可惜遇到爆炸场面会突然变成礼貌的日本人,再大的动静都保持着奇怪的克制。
2.森海塞尔HD800S在《星际争霸2》里能数清楚虫族孵化池粘液滴落的次数,声场大得能让星际战舰从后脑勺飞过。只是需要额外配个耳放(功率放大器),整套装备价格够买三张显卡。
3.奥蒂兹LCD-X让《只狼》的刀剑碰撞带着木质共鸣,每招格挡都能听出武士刀不同材质的震颤。1.5斤的重量也完美还原了戴头盔打仗的沉浸感。
全能六边形战士
1.劲浪ClearMG在《荒野大镖客2》里同时做到了马蹄声的蓬松感和左轮手枪的金属硬度,耳机壳用的镁合金会在冬天冻耳朵,这倒是很还原西部世界的晨间寒意。
2.HIFIMANARYA能把《死亡空间》的太空船环境音解析成恐怖ASMR,生物质装甲的生长声像在耳道里爬行。平板振膜(一种发声技术)带来的缺点是容易在激烈操作时从头上滑落。
3.天龙D9200用竹壳共振营造出独特的包围感,玩《怪物猎人》时雷狼龙带电毛发的劈啪声带着奇妙的湿润感,仿佛能闻到雷雨后的泥土味。
有些耳机天生为战场而生。AKGK812在《使命召唤》里能通过子弹呼啸声判断弹道走向,这种近乎作弊的定位能力让人想起CS时代戴着厚重耳机转头的职业选手。索尼IER-Z1R作为入耳式异类,把《艾尔登法环》魔法吟唱的气流变化做得像真的咒语在颅内回荡。
我们见过太多标榜7.1声道(虚拟环绕声)的游戏耳机,最后发现真正决定临场感的,是发声单元对空气震动的还原能力。舒尔SRH1840在《底特律变人》里展现了惊人的情感传递力,仿生人主角的电子音里能听出电压不稳时的焦虑波动。
耳机支架上积灰的"电竞耳机"或许没想到,打败它们的会是群不懂RGB灯效的学院派。歌德GS3000X用枫木外壳给《双人成行》的童话场景加了层蜜糖滤镜,而《逃生》里的精神病院铁门声在这副耳机里会带着木质共鸣的恐怖谷效应。
真正的好耳机能让游戏制作人埋在音轨里的所有彩蛋破土而出 。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有些玩家宁可用普通显示器也要投资耳机了,毕竟闭上眼睛后的世界,比4K贴图更辽阔。当FPS高手开始讨论三频均衡而不是鼠标轮询率时,这个行业才真正开始尊重声音的艺术。